据悉,远景AESC位于中国的首个电池工厂落户在无锡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目前正已经开工建设,这是继日本、英国、美国工厂后的全球第四座电池工厂。该项目共有三期规划,拟建总年产能达20GWh,布局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三元锂电池(Gen5-811)生产线。工厂全部完工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全球超过4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耐久性和高性价比的动力电池。
电动汽车已经在路上。2019年上海车展本周隆重开幕,电动汽车继续成为展示主力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约250万辆电动汽车正在使用中。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25年,鉴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使用受到监管以及电池费用下降可能促使未来全球电动汽车出现强劲增长,电动汽车数量将上升到4,000万至7,000万辆。
这其中,四分之三的电动汽车将跑在中国的公路上。
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27万辆和125.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9.9%和61.7%。数据跃升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已由起步期进入成长期,产品的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产业规模效应显现,动力电池和整车成本大幅下降。
“中国无疑将是电动汽车的‘第一战场’。”远景AESC执行董事及中国业务负责人赵卫军指出,“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坚定地加大投入纯电动汽车,这个信号已经非常强烈了,没有人再怀疑纯电动汽车这个大方向有任何问题。”
而国家政策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也开始有所转变。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开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经过十年发展,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攻坚克难、爬坡过槛的关键阶段,加快从追求发展数量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
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与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最新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补贴标准进一步降低,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幅度约为50%。更重要的是,补贴新政还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以及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等提出更高要求。
“信号很明确,纯电动车代替燃油车是大方向,在市场步入成长期之后,下一步就是要提高门槛,扶优扶强、加速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创新技术和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是重点。”赵卫军指出。
远景AESC的生产线。
电池是工业竞争的下一条前线
2007年,张雷从海外回国创业,把目光聚焦在以智能、以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创立了远景集团。用他的话说,是想“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
张雷认为,人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可再生能源转型时期,能源系统正经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碎片化的能源系统的协同成本被不断推高,需要在数字世界重新统一融合,降低系统协同成本,而这一切需要通过智能物联操作系统来有效实现。
在他的带领下,远景集团在十年内发展成为全球智能物联科技领军企业,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该系统目前管理着超过1亿千瓦的全球能源设备,连接着超过5,000万个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同时,远景也基于此携手硅谷智能电网大数据企业GridX、美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公司ChargePoint、全球领先的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公司AutoGrid、欧洲最大的储能公司Sonnen,以及欧洲可再生能源管理软件领军企业BazeField等行业先锋,构筑智慧能源生态系统。
“今天风电平均价格已低于0.3元/度,低于火电成本。这其中新能源技术是最关键的。而当我们有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怎么在能源消费终端建立起更好的清洁电力平衡动态的供需关系,就要在需求端实现智能化,这也是我们要进入电池领域的原因,这是下一个阶段的能源转型碰到最大的关键点。”
随着电动汽车日益普及,电池的生产将会增长,它们的使用将超越汽车,扩展到运输部门和能源行业的其他领域,比如电网。而电池注定将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开发电池技术的竞赛成为工业世界竞争的下一条前线。
张雷指出,电池接入物联网实现智能化,将给电动汽车应用以及整个行业都带来更大的价值。“我们要让电池更加智能化,这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更安全、能源密度更高,能够更好地融入电网,实现实时动态平衡,有质量事故可以提前预支。”张雷说,未来远景AESC还将以智能物联科技赋能动力电池与智能交通产业,利用能源物联网管理技术优势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起完整的电池梯次利用价值链。
但以往,电池梯度利用在没有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很难推广。因为对于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包括其真实的循环次数、安全记录等数据,导致这些电池要做二次梯度利用时要检测其可用状态,需要花费大量检测成本。
“从现在开始,所有生产的电池,从设计之初开始,就会增加相应的传感器,电池从生命之初就会跟物联网平台相连接,每一个电池的电芯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数据都会被物联网平台采集。”张雷说,远景希望利用AIoT(即,AI+IoT)的技术手段,突破动力电池性能与应用边界,将动力电池融入整个闭环系统,打造更多V2X智能场景,尤其是让电动汽车参与将来碎片化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并且提供智能动态平衡,推动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共同发展,引领全球低碳革命。